本文共 1049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。
日前,MariaDB 第一次年度用户会议 (M|17)在美国纽约举行。丁奇、彭立勋、冷香等三位阿里云数据库核心首次集体亮相,和全球数据库顶尖高手一起分享了AliSQL背后的故事。会议期间,美国diginomica网站记者Jon Reed独家采访了这几位来自中国的数据库代表。随后以《Alibaba on open source and cloud business in China》为题撰文,以下是他眼中阿里在开源和云计算领域探索的故事:
在介绍阿里巴巴对性能的要求之前,先和大家分享这样一组数据。
阿里云高级数据库工程师彭立勋分享了 MariaDB 的开放资源社区与 AliSQL 之间的关系。原来,阿里采用的是一种双向代码共享机制。阿里巴巴为 MariaDB 贡献力量,同时移植 MariaDB 中的功能,其中包括序列引擎。据了解,阿里巴巴对 MariaDB 的贡献包括多源复制、容量收缩和扩展、自动递增持久性和参数。从 MariaDB 移植的功能包括最长陈述时间、使用情况和扩展。目前,AliSQL已经开源。企业无需掌握所有数据库术语便可轻松获取者一切,只需公开共享功能和代码。也再无需将功能请求和漏洞提交给您的企业数据库供应商,祈祷着快点发来补丁。
提到双方的合作,MariaDB首位中国成员彭立勋透露:“有时候,MariaDB 想做的事我们已经做完。所以,我们将我们的代码贡献给 MariaDB。这为 MariaDB 节省了时间,好去做其他重要的事情。而有时候,我们想做的事情 MariaDB 已经做完,所以,我们可以将这些功能移植到我们的分支。我们也因此节省了大量时间,这非常棒。”
在和这些中国数据库专家沟通的过程中,我最大的感受是,其团队正全力通过开放资源项目满足社区开发者的众多需求。据了解,这也是阿里云派出三名核心数据库专家来美国参会的重要原因。
转载地址:http://itqrl.baihongyu.com/